每一个楼花,都是独一无二的。这里是楼花网。
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,但似乎没有盯上中铁建花语璟云。
它在2025年6月20日领取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,建字第110112202500080号,建设规模3.42万平米。
这意味着它的报规图过关了。之前,它并没有公告反馈意见。
按照北京地产开发流程,新楼盘入市之前,先公示报规图,然后接受公众反馈意见,才下发规划证。
不论有无反馈意见,都是需要公告的。
4月29日,中铁建地产拿下通州梨园6007地块;5月20日公示了报规图。直到现在,时间过去了近70天,反馈意见还未见公告。
难道,有关方面都忘记了这茬吗?
迟到的反馈意见
民不举,官不究。
来自朝阳区的中海时光之境,就没有花语璟云那么幸运。
2月7日,中海时光之境拿到了规划许可证。2月17日,它收到了一份来自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的投诉。
除了对阳台和设备平台有封闭改造嫌疑投诉外,最关键的一条是:它在未公示反馈意见情况下,核发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,不符合既定程序,要求公示项目反馈意见。
这份投诉的效力很大。
2月19日,北京规自委朝阳分局公告了中海时光之境的反馈意见,承诺开敞阳台不封闭。这比公示报规图晚了49天,比领取规划证晚了37天。
退一万步讲,如果没有那份人民网上的投诉,这份反馈意见会公之于众吗?
十分有趣的事情发生了。
也是在2月19日,北京宸园补发了反馈意见,称收到56条意见,并作了答复。它虽然也设置了阳台,但群众并没有要求做出不封闭承诺。
这份反馈意见迟到得实在太久了,距离公示报规图过去127天,距离领取规划证过去115天。
花姐推测,北京宸园大概率是被中海时光之境遭投诉的事件吓坏了。当时,北京宸园风头无两,正在冲刺项目收官。
言外之意是,它的房子都快卖完了,反馈意见才补发。
这个案例,至今回想起来,都蛮有讽刺意义的。
惊弓之鸟
从去年10月份以来,北京楼市兴起了一股举报、投诉、反馈意见之风,主要是针对新盘的报规图。
这一现象,最早发生在海淀区颐海澐颂身上。当时,有群众表示," 强烈反对该项目有阳台规划,会影响本区域房价其他二手房保值。"
其实,开发商压根就没有设置阳台的想法——海淀也不会批,但依然不得不公开承诺,没有设置开敞阳台。
后来,北京好房子政策公布,鼓励设置开敞阳台等。客观上,新盘产品升级,对同区域的在售老盘、二手房是降维打击。
一场有关阳台的举报之风刮起,从朝阳区到丰台区,愈演愈烈。
花姐列了一串名单:北京隅东序、中海时光之境、中海朝阳ONE、中海丽金府、中海丽泽叁號院、中海萬吉玖序,都被迫公开承诺不封阳台。
尤其是,前四位还遭到过举报。
一个很尴尬的局面浮出,它们在做产品规划时,户型就是按封闭阳台设计的。
如果真的不封,那客厅恐怕放不下沙发,主卧放不下床——有群众对顺义东风商场096项目,就提出了这样的质疑。
好汉不吃眼前亏。既然被“群众盯上了”,那就息事宁人,至于未来如何,那是两三年后交付的事儿。
有了前车之鉴,开发商也开始有意选择设计方案的公示时间。
今年清明节前夕,朝阳区的保利朝观天珺、金茂满曜朝阳,海淀区的臻澐、建发海晏公示了报规图。背后的深意是,刻意减少公众的关注度。(详见《北京好房子,惊弓之鸟》)
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开发商的这种举动,最恰当的应该是:锦衣夜行。
谁的反馈意见未出?
有关举报、投诉、反馈意见,到底好不好?
花姐认为,迈入好房子时代有阵痛期,群众的理性、客观的监督是必要的。尤其是对报规图提反馈意见,是个公开的监督窗口,监督开发商踏实按规则做产品,不要动歪脑筋。
在过往的案例中,一些反馈意见还是起到蛮多作用。例如,有的试图在阁楼上做文章,但被人发现坡屋顶未计入消防高度,等等。
而今,花语璟云的报规图反馈意见迟迟未出,实属不正常。中铁建地产北方公司法人、总经理方兵能量非凡。
但这似乎丝毫不影响它的开发进度,户型图照出不误,7月22日还领取了施工许可证。如果不出意外,预售证也快要到手了。
难道它的反馈意见,不了了之了?
花姐跟踪了2024年和2025年新拿地的73个住宅项目,情况如下:
1、已出报规图、且公告了反馈意见的,有48个;
2、有4个项目在今年7月份出图,正在等待反馈意见;
3、有14个项目未出图,最早拿地的是2024年7月3日的金鱼池010地块;
4、有6个项目已开盘,但至今没有公告反馈意见。花姐在这里点一下名:中海翠湖玖章、住总清樾府、国誉燕园朗润、北京国贤府二期、龙湖观萃、北京隅东序。
5、剩下1个,就是中铁建花语璟云,领取规划证一个多月了,反馈意见不见踪迹。
最后,花姐分析一下自己制作的《2024-2025年新盘报规图反馈意见效率榜》,反馈意见速度的平均值是31天。
最慢的前三位是:北京润府145天,北京宸园127天,中海万吉玖序65天;最快的两位是:城建国誉颂9天,星悦时光9天。
就一个反馈意见,搞得五花八门。
分享到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