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一个楼花,都是独一无二的。这里是楼花网。
昨天,京城楼花发布了《保利半壁店豪宅,突破了高度限制》,有些粉丝意犹未尽。
大家希望花姐进一步聊聊保利建工半壁店双子座的层高问题。
先简要做一下报规图的小结:
1、西地块0003号、东地块0004号容积率调规,从原来的1.3和1.6,变成了1.42和1.44,整体容积率为1.43;
2、建筑高度是15米还是18米,有了定论:建筑高度15.05米至15.89米,建筑最高点为17.15米。说明它突破了15米的限制;
3、未设叠墅,有四款户型:130平米46套、160平米112套、195平米46套、230平米40套、顶复10套、下跃产品68套;
半壁店地块这三点信息,基本是确定的。
最神秘的是,楼栋是否做了下沉设计?层高到底会是多少?
楼栋最高下沉1.3米左右
半壁店双子规划了14栋楼,它们的正负零高度(建筑首层室内地面),不尽相同。
西区1#、2#为55.7米,3#、4#、5#、7#、8#为55.85米,6#为55.7米;东区1#、2#、3#、4#为55.35米,5#、6#为55.8米。
但,报规图上没有显示小区的室外草坪标高,也没有公布规划支路一、规划永定路、规划街坊路和的设计高程。
用大白话来说,就是没有公布小区外市政道路的高度。
花姐查询获悉,西区5#东面道路的设计高程为55.75米;东区西北角和东北角道路的设计高程,分别为56.674米、56.609米。
通过市政道路设计高程与楼栋正负零对比,花姐大致得出如下判断:
1、东区的1#、2#、3#、4#的首层,比市政路下沉约1.3米;
2、西区1#、2#的首层,比市政道路下沉约0.97米;
3、西区3#、4#的首层,比市政道路下沉约0.36米;
4、西区5#、6#的首层,比市政道路下沉约0.05-0.08米;
5、东区5#、6#的首层,比市政道路高出0.05米;
6、西区的7#、8#的首层,比市政道路高出0.1米;
如果按照室内正负零高于室外草坪0.15米的常规设计,半壁店双子座全部14栋楼,都做了下沉设计处理。
这是北京西四环的第二座下沉设计豪宅,预计售价约11万元/平米。
下沉设计先例
楼盘做下沉设计,北京海淀有先例:中海树村项目。
关于中海树村项目首层下沉设计,报规图反馈意见给出了答案。
有公众问:18m如何做出6层,首层是否有下沉,如何解决楼栋倒灌问题?
中海地产北京公司答复:住宅楼建筑高度起点从室外地坪起算,首层结合小区台地景观做下沉设计,通过截水沟及提升排水解决倒灌问题。满足《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 》GB55020-2021第4.4.1条。
有消息显示,中海树村项目叠墅首层下沉了约0.7米。
拿中海树村项目的2#叠墅举例。(详见《北京单价地王,破冰了》)
首层下沉0.7米。按照报规图的尺寸,2F高度为5.85米,有了下沉之后,下叠首层变成3.4米、二层为3.15米。
4F高度为12.65米,中叠在3F,层高3.4米;地上4、5层为上叠,首层为3.4米,二层3.15米——向阁楼借了0.5米。
如此一来,中海树村项目叠墅的上中下三叠,首层都是3.4米高,二层为3.15米,妥妥的豪宅品相。
通过向上向下借空间,中海树村项目的实际建筑高度实际增高了1.2米。
虽然中海树村项目和半壁店双子座,都做了下沉,但它们的手法不尽相同:
中海树村项目是在正负零基础上,向下挖拓展了高度;而半壁店双子座则是依地势,对整个小区做了下沉处理。
之所以下沉的高度各有不同,是因为外面的市政道路,北高南低。
层高在3米至3.18米之间
半壁店双子座的层高会是多少呢?
它其实打的是明牌,不似中海树村项目。
中海树村项目只标注了建筑高度,没有标出正负零高度,这也让外界无法知道它的首层起点是多少?
反观半壁店双子座,每栋楼的正负零高度,写得清清楚楚。
再来看看它的顶层,似乎没有坡屋顶,但有偏中式的屋檐设计,以及女儿墙。
由此,可以判断半壁店双子座的层高,为3米至3.18米。
这个高度,在海淀的低密度豪宅里,有一定的竞争力,但没有绝对优势。
在海淀四季青板块,在售老盘香山樾和印香山的层高都是3米。
1、香山樾于2024年11月拿证,供应440套、户型184-273平米,网签306套,均价12.17万元/平米;
2、印香山于2024年12月拿证,供应99套、户型220-248平米,网签30套,均价11.8万元/平米;
它们的售价和去化速度,可以为半壁店双子座提供些许参考,但也不完全相似,毕竟前两者的容积率要低一些。
分享到微信
北京这个板块,走向另一个极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