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财经讯 近日,有地产自媒体“地产人言”报道,弘阳集团上海总部,已于近期正式搬回南京。
这意味着,曾焕沙坚持了3年又4个月的双总部战略,正式破裂。接下来,弘阳集团将又重回到,以南京总部为单核心的运营模式。
2019年2月14日,弘阳集团选择情人节这个日子,设立了上海总部,正式拉开其双总部运营的模式。曾焕沙日子选择的好,背后的寓意更好——南京、上海双总部,比翼双飞。
为此,曾焕沙还特意在港交所发布了一纸乔迁喜讯,以此来表达其终于阶段性登顶,开启下一个弘阳时代的鸿图志愿。
事实上,在彼时那个年代,弘阳作为长期扎根江苏本土的房企,将总部落地上海,确实具有标志性意义,意味着弘阳集团从此将从一家区域性房企,正式转变为全国性扩展的大型房企。
无奈现实太过骨感。仅经历了短暂的间歇,市场骤变,弘阳集团也陷入了困境。
2022年前4个月,弘阳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弘阳地产累计合约销售金额为124.1亿元,同比暴跌114%!累计销售面积为859,857平方米,同比跌47%。
弘阳地产的疲态,从2021年已经显现出来了。
2021年弘阳地产营业收入为266.67亿元,同比增加32.3%;但归母净利润仅12.46亿元,同比减少约25%;2017年-2021年,弘阳地产毛利率分别为40.6%、31.2%、25.1%、22.4%和19.1%,净利率则分别为19.5%、14.3%、10.8%、9.2%和6.99%。四年时间分别下降21.5和12.5个百分点。
此外,弘阳集团的人事组织架构,也早已物是人非。
截至目前,袁春接任何捷任弘阳地产总裁,他于2019年从鸿坤集团总裁位置上辞职,出任弘阳地产联席总裁。
而曾焕沙之子曾俊凯,接了何捷的弘阳服务董事会主席之位,成了弘阳地产执行董事、副总裁。
事实上,在弘阳集团最鼎盛的时期,设立上海总部,其原总裁蒋达强和执行总裁张良等人,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。
但如今,随着蒋达强、张良等人的陆续离开,曾焕沙的上海总部也将人去楼空了。
繁华落尽,空寂寥。
分享到微信
佳兆业集团新增3则开庭公告,案由多由票据追索权纠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