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C端顶部LOGO

曾焕沙“卸磨杀驴”,弘阳总裁们远去的背影

房财经 ·

2022/07/01 15:29

阅读:

评论: 0

@房财经 程姗

未干满三年,袁春又撤了。

6月30日,弘阳地产发布公告,袁春因分配更多时间于个人事务上,已辞任执行董事、行政总裁及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成员。

在弘阳地产,袁春待了972天,从联席总裁到总裁。

关键的是,他当过这家港交所上市公司的总裁。这在他20多年的地产履历里,是浓墨重彩的一笔。虽然,在位的时间只有一年半。

原本,这是他的职业巅峰,但由于老板曾焕沙对职业经理人的打压,袁春几乎不在公开场合出席活动。而他并不是一个低调内敛的人,是个性情中人。

民营企业始终逃脱不了一个宿命:企业始终是老板的。

地产行业下行,最着急的是老板。关键时刻,老板一定会挽救企业于水火。曾焕沙也不例外。

蒋达强离开弘阳时,这个信号再明显不过了。曾老板担心职业经理人冒进,手伸了进来,把前几年搭建的职业经理人体系打乱了。

曾焕沙这样做,没有对错之分。只有他,才会真正对弘阳负责。

就像新力老板张园林当年把公司交给陈凯一样,后来发现打法背离他的初衷。

老板们可能会认为,自己能把公司送到港交所,至少是成功过。但放手给职业经理人,充满不确定性。

不论是阳光城朱荣斌、蓝光发展张巧龙、大发地产廖鲁江和弘阳地产袁春等,他们都是老板们的过客。

曾焕沙一肩挑

袁春辞任弘阳地产行政总裁,6月30日起生效。之前没有任何消息传出。

公告称,袁春辞任后不会在弘阳地产,及其附属公司再有任何职位。不会导致董事会成员低于法定最低人数,亦不会影响董事会的正常营运。

袁春辞任后,弘阳地产实控人、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曾焕沙,将亲自任行政总裁。

曾焕沙,侨眷,福建南安水头龙凤东泉村人,目前坐拥弘阳地产和弘阳服务两家港股上市公司,还包括弘阳商业(弘阳广场+弘阳家居)和弘阳资本。

同时,由分管运营、工程、客服、招采四条职能条线的陈彬,出任弘阳地产常务副总裁一职,协助董事长做好集团管理工作。

陈彬2018年3月加入弘阳地产,于2019年提拔为弘阳地产副总裁,随后又被调任浙江、东南区域出任区域公司总经理一职。另外,助理总裁陈琪已从苏南区域调回集团,分管营销条线。

老板掌权,弘阳一定发生了什么大事。

5月28日,弘阳26周岁,曾焕沙给同事们发了一封信,表示“弘阳穿越困境的终极力量,是初心和使命”。

6月22日,评级机构惠誉下调了弘阳地产的评级。认为弘阳的资本市场准入仍然有限,弘阳地产在2023年上半年,离岸票据的不确定性增加。

到2022年底,弘阳地产共有60亿元人民币到期的资本市场债券,其中包括8月到期的2.75亿美元和10月到期的2.5亿美元。

另外,有4.55亿美元债券将于2023年4月到期。

远去的高管们

过去一两年,弘阳地产高管走马观灯,频频变动。

2019年,袁春从鸿坤集团总裁位置上辞职,加盟弘阳地产联席总裁。

那时,弘阳地产刚刚赴港上市不到一年,曾焕沙身边幕僚云集,也正是其人生最辉煌的时刻。

张良任执行总裁专注集团内部运营,副总裁蒋达强对外大搞战略扩张。加上袁春,老臣何捷等一众干将,弘阳一度迎来了一屋子职业经理人。

外界曾羡慕地形容,曾老板很会用人。2020年7月,弘阳服务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。曾焕沙又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。

但这太过短暂。

2020年底,张良辞职,蒋达强被架空一年后,于2021年初辞职,加盟平安不动产,一路开挂,不到一年时间,从平安不动产总经理升任董事长兼CEO。

随着张、蒋二人的辞职,袁春接替何捷出任弘扬地产总裁。2021年12月,跟着曾焕沙十年之久的老臣何捷,也辞任弘阳服务董事会主席的职位。

接替着曾俊凯为曾焕沙之子,他不仅成为弘阳服务董事会主席之位,也担任弘阳地产执行董事、副总裁。

值得注意的是,2021年,袁春的薪酬总计388万元,还不如副总裁雷伟彬620.7万元。

而在2020年弘阳高管的收入中,张良为1123.8万元,蒋达强为1379.2万元,何捷为1096.8万元。

现在,随着袁春的出走,也正式宣告了曾焕沙的用人策略,从曾经的高朋满座,彻底回到父子管理的家族模式。

退守南京

就在此前不久,曾焕沙放弃了上海总部,重新回到以南京为核心的单总部运营时代。

2019年2月14日,曾焕沙选择情人节这个时间,迁都上海形成双总部,寓意美好,与南京总部比翼双飞。

但现实残酷。仅仅维持了3年又4个月,曾焕沙的双飞战略又变回了单飞。

如今弘阳地产对撤出上海,也换了另外一套说辞。有媒体报道,弘阳地产相关负责人表示,弘阳一直是南京本土企业,上海办公楼为租赁,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总部。

但在2019年,为了显示自己内心的喜悦,曾焕沙还罕见地就总部乔迁上海,特意在港交所发布了一纸公告。

然而,随着高管们频繁流失,加之大环境变脸,弘阳短暂的辉煌过后,终究还是回到了平凡的现实中。

这背后,折射出的是曾焕沙和弘阳地产当下的困境。

2022年1至5月,弘阳地产累计实现合约销售金额人民币155.2亿元,同比2020年396.1亿元,下跌60.82%;累计销售面积为1096493平方米;平均销售价格为14151元/平米。

事实上,弘阳地产的疲态在2021年就已展现。

2021年弘阳地产营业收入为266.67亿元,同比增加32.3%;但归母净利润仅12.46亿元,同比减少约25%。

2017年-2021年,弘阳地产毛利率分别为40.6%、31.2%、25.1%、22.4%和19.1%,净利率则分别为19.5%、14.3%、10.8%、9.2%和6.99%。四年时间分别下降21.5和12.5个百分点。

但弘阳地产的负债总额从2017年的328.68亿元,跃升至2021年的1010.03亿元,其中短期债务113.87亿元。截至去年末,弘阳地产拥有现金160.39亿元,相比2020年末减少13.42%。

也许,在曾焕沙眼里,正是昔日麾下职业经理人的发挥,才造成了弘阳地产如今的境况。

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。

热闹过后,能永远陪伴弘阳的,只有他和儿子曾俊凯。


温馨提示:本文著作权,归房财经所有;转载、摘录请注明出处。更多精彩文章,请在百度上搜索“房财经”。联系方式23012058@qq.com
关键字: 弘阳